凤尾鱼怎么区分雌雄?
凤尾鱼的外形特征
凤尾鱼体小,长20~100毫米,体狭长。体背、腹棱较发达,背棱在吻背始,纵贯全身后,向两侧扩展,形似“凤冠”。腹棱由胸鳍基部后端开始,向后纵贯全身,但不扩展。活鱼背面青绿色,腹面白色,体侧有10多条由银白色细点排列而成的横纹。背、臀鳍有红色小斑点,基部各有一条黑纹。尾鳍深叉,两侧也有红斑点。雄鱼尾鳍末端尖长,雌鱼则较短圆。
凤尾鱼的食性
凤尾鱼是以食浮游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其天然产卵场中,5~6月上旬,主食枝角类;7~8月主食轮虫;8月下~10月主食桡足类。在摄食枝角类时,主食红棕色的小型溞属,选择5~7毫米的大型个,对10毫米以上的大型个则不食;而在摄食桡足类时,选择1~3毫米的个体。凤尾鱼在饲养池和其他混养池中,主要摄食配合饲料,同时也摄食池中的浮游动物。在食性上,对水蚯蚓也很喜食。
凤尾鱼的生长
凤尾鱼的生育习性,各产地有所差别。在我国长江下游,通常4月上旬开始产卵,5.6月份产卵进入盛期,6月中、下旬逐渐结束产卵,产卵持续时间2~3个月。产卵场在江河近岸有水草的深水处、湖泊的水草丛生的浅水湾或有缓流的湖湾入口处。卵为漂浮性,粘附在水草上发育。产卵期亲鱼要求水温14~23度,适宜水温17~21度,产卵盛期18~20度;适宜水深1.5~2.5米;喜欢在弱光、弱流、缓流的水草丛生处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