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在驱虫阶段长肉吗?
影响长肉的因素:品种、年龄、饲养管理水平、营养、环境、驱虫、疫苗免疫和疾病等。在饲养管理上,要做到全进全出,新猪进入时要隔离10天左右,观察没有问题时,可合群饲养,尽量减少不同种源猪只的混群饲养。
饲料营养水平要高,饲料的质量要好,配方要合理,不能喂发霉变质或冰冻的饲料,保证饲料内各种营养元素的齐全。环境条件要适宜,猪只不能拥挤和受热,避免猪只过量运动。
在疾病治疗上,严格消毒制度和做好疫苗预防,避免疾病发生,减少猪只吃料和增重的影响因素,尽量缩短驱虫时间。在用药上,要按猪只的年龄、体重、体重增加、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猪只自身的体制情况选用不同的驱虫药物。根据用药规则,猪只在驱虫前要进行禁食2-4小时,最好是在晚上喂药,药后4小时才吃饲喂时,注意喂料时,要把病猪和正常猪分开。
猪只驱虫一定要选择好用药时间,应在猪只体重30公斤之前完成第一轮驱虫,以后每30-40天再驱一次,连续进行两次就行了。在秋季时,猪只体重达到100公斤左右时再进行驱虫或秋季后驱虫,冬季停止。要注意不要随意变动猪只驱虫时间或加大用药,以免损伤猪只的肠胃,引起猪只出现腹泻,拉血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