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有绦虫怎么办?
绦虫感染
症状:
患猫精神不振,瘦弱腹痛,减食或多食,恶心腹泻,被毛粗乱,个别猫表现为呕吐。轻度感染时,的症状不详尽,以消化不良为主;中度感染时有腹痛,吃食欲不佳,体重明显下降。重度感染时,贫血消瘦明显,被毛脱落,皮肤消瘦,呈重度营养不良状态。
绦虫感染有一定的几率会传染给人,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少抚摸猫,尤其是感染率较高的猫。
治疗方法:
1)磺胺类药物。服用时,需经兽医指导。
2)四环素。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口服,每日2次,疗程10~21天。对成虫及感染体有明确的杀灭作用,对虫卵及幼虫,有相对的杀灭作用,但驱虫不彻底,可引起肠道副反应。
3)苄苯哒唑。因其渗透性好,驱虫谱广,药效更快,应用更多。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口服,次日排出蛔虫。对蛔虫有强大破坏作用,对绦虫有一定破坏作用,但不被人体肝肠循环吸收,不通过肾脏排泄。用于成猫食道线虫、胃肠炎、绦虫感染。并适用于群猫驱虫。
4)丙胺苯蝶脂。因其体内作用迅速,服用后2~8小时起效。每公斤体重7毫克;第一次1片,第二天再吃2片,第三天再吃1片,第四天再吃2片,第五天再吃2片,第六天再吃1片。一天总量4~8片。用于各种寄生虫病。
5)吡喹酮。每公斤体重50~60毫克,一次口服。为广谱驱虫药,对绦虫病,蛔虫病,吸入性寄生虫病,肠外寄生虫病等均有良好疗效。其特点是作用迅速,药物利用度高,毒性低,不良反应少,适合用于成片感染的驱虫。
6)硝氯酚。该药为驱虫剂,适用于治疗猪带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短期用药引起虫体死亡排虫后,引起虫体肿胀、坏死、溃疡、吸收、排泄,该过程可在数月内完成。
驱虫除为了消灭寄生的成虫和虫卵,防止复发外,更重要的是维护猪群的健康,减少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繁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