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布病有哪些症状?
一、急性布病 发病急,病程短,常呈爆发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40℃以上)、寒战、倦怠、乏力、头晕、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痛及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急性期患者常有白细胞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血清淀粉酶和尿素氮可升高,肝酶也可有轻度异常,但电解质多正常。
二、亚急性布病 可持续2~3周,症状较轻。表现为发热、乏力、胃肠功能紊乱等。部分病例可出现神经症状,如走路困难、意识不清、谵妄等,但症状一般比较轻微,且多为自限性的。
三、慢性布病 可持续6个月以上甚至更远。除个别患者可有轻度神经系统症状外,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有轻微的消化道不适症状。有时会在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下,出现复发情况。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迅速上升,达到高峰后维持一段时间,然后逐渐下降至恢复期。若治疗及时,多数患者在1年内恢复到正常水平。有些患者的抗体水平可达正常水平,但却仍然保持免疫记忆状态。不过,无论何种类型的布鲁氏菌,其抗原性质是相同的,所以任何类型布鲁氏菌感染的临床症状都是基本相似的,只是不同类型的布鲁氏菌感染,由于毒力强弱的不同,导致发病急缓以及病情轻重有所差异而已。
目前,对于布鲁氏菌缺乏高效、特异的实验室检测手段。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及血清学检查。对疑似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发现细菌方可确诊。 血清学检验是对可疑患者进行快速筛查的有效方法。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一般于感染后7~14天产生,若阳性,说明已感染布鲁氏菌。但应注意,血清学检验可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还有必要进行菌株分型鉴定。如果怀疑动物感染,可从病变器官或排泄物中直接分离出细菌,进行形态学和生化反应鉴定。 如果不能及时诊断,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则易造成慢性感染,病情迁延,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而且,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使病菌再度繁殖,导致复发或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