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体外寄生虫有什么?
要纠正一个误区!并不是所有的体外寄生虫都通过舔食或咬食而传染。 常见且能传染的体外寄生虫分两类,一类是寄生虫通过体表的伤口侵入皮肤内寄生生长;另一类是寄生虫经过消化道进入体内繁殖生长。 而能够经口腔、鼻腔感染的都是寄生虫中的成虫形态,也就是在环境中存活较大机率所展示的成熟个体。
而大部分的外寄生虫都以幼虫或幼虫形态在体表或环境中生存,它们以吸取宿主的营养和血液为生存基础。当条件适宜时,会发育为具有繁殖能力的成虫。 但是,不是所有寄生虫的成虫都能找到合适的寄主。因此就有了我们经常在草丛中发现的到处爬行的幼虫形态的寄生虫或者死去的成虫。这些虫子一旦接触到我们的皮肤,就有可能会钻进去诱发皮肤炎症反应甚至过敏症状。然而,由于人类并不是它们的合适目标,所以这些寄生虫一般不能在人身上长期生存并大量繁殖。对于偶尔侵入身体内部的幼虫,通常会在数周之内逐渐死亡,只要不刺激它们,也不至于发生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些抵抗力比较弱的动物,比如幼禽、婴儿,或者是老年人,身体衰弱,患有慢性疾病的动物,这些寄生虫的成虫或者幼虫有可能钻入体内并在其中繁殖,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蜱、虱子、跳蚤等等,还有螨虫等。
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看到这些寄生虫可能会觉得很恶心,但是,正是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经常因为人的某些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会给它们带来机会。
所以,在生活中注意以下事项,有助于有效预防体外寄生虫: 不让爱宠在外到处乱扒、乱跳,特别是灌木丛以及潮湿的地方。
定期给宠物洗澡,保持皮肤的清洁,减少体外寄生虫入侵的机会。 不要让宠物直接舔食食物。如果宠物舌头喜欢舔自己的手指,可以在喂食前后给宠物洗手。(不要直接用水冲洗,容易触电) 及时清理宠物的粪便,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定期驱虫。使用安全的杀虫剂给居住环境杀虫,防止虫体残留导致宠物中毒。 发现疑似外寄生虫感染的皮屑或结痂,不要轻易触摸,以免自己染上寄生虫。最好及时请专业医生处理。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消灭成虫的同时,也要小心杀死寄生虫的幼虫。因为有些幼虫可能具有耐药性,而且体内存在各种器官,如果用药不当,很可能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