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遛狗好不好?
不好! 不遛狗对狗狗的心理健康会有很大的影响,会导致狗子得抑郁症。 前阵子看到有人在讨论“家里没养狗是否犯法”的话题,一时之间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不遛狗违法吗?”“不遛狗要坐牢吗?”…… 原来,上海有一个饲养狗狗的人因为没有按照规定带狗狗外出遛弯,结果遭到了城管人员的处罚,最后还闹上了法庭……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城市执法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违法,判决撤销原行政行为。 本是件涉及“守法与违法”的案件,但引发人们深度思考的却是“我家狗没溜,是不是违法了?”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首先,养犬要遵守法律的规定; 其次,遵守法律法规的范围是“养犬人”,而不是“狗”。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依法养犬、遵守管理规定,无论你是不是遛狗,都不存在违法行为。 但如果你是不依法养犬、不按规定约束犬只或者放任犬只伤害他人等情况,那就是违法行为了。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可见,在合法养犬的前提下,有没有遛狗并不影响狗狗成为民法上的“宠物”。 而作为“宠物”之一,犬猫等动物所产生的垃圾正在成为城市的公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饲养生宠物的普遍,宠物产生的垃圾数量越来越多,所含有的微生物病毒也越来越复杂。 目前,我国对于宠物垃圾处理的相关立法还不完善,大部分城市的宠物垃圾处理情况也较为落后。
在缺乏相应监管的环境下,一些宠物医院、个体诊所随意处置感染病原微生 物体 的医疗废弃物;部分宠物主人将含有病毒的宠物尸体进行深埋处理,导致病菌扩散,危及环境安全。 据专家估算,目前全国有7000多万只宠物,每年产生约230万吨宠物垃圾。而宠物粪便中含有寄生虫卵,经过发酵腐烂后,会释放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这些垃圾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依法、科学、合理地处理宠物生活垃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