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黑色金毛?
我觉得吧,题主可能是对“黑”有一些误解。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黑”这个概念:
1.色素(遗传)因素 皮肤颜色由表皮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而毛发中则含有不同含量的褐色细胞。这些细胞中含有的酪氨酸酶是控制皮肤及毛发中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其活性会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 所以,从色素这一方面而言,“黑”其实是存在一定遗传基础的,也就是所谓的“基因型”。 但我们要知道,毛色的表现除了与基因组有关之外,还与染色体的结构以及表观遗传等有一定关系,所以并不是基因型决定一切。
2.环境(非遗传)因素影响 而对于大多数宠物狗狗来说,毛色所表现出来的“黑”,往往都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比如营养、疾病、药物等等。 如果从这一方面的因素来考虑,那么毛发的着色可以说是“可逆”的,即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控后,毛发可以变回去。 不过这种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的“褪色”并不具有普遍性,一般来说只会出现在营养不良或者年纪过小的狗狗身上。
1)蛋白质缺乏:当宠物狗摄入的蛋白质不足,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导致毛发黯淡无光甚至脱落。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越脱越多、越掉越大块! 在日常喂食的过程中,要注意营养的均衡,特别是蛋白质的补充。 比如: 肉类(鸡胸肉、鱼肉等)+淀粉类(米饭、面条等),或者是肉类+蔬菜+米饭,这些都是比较靠谱的配方。另外注意不要给小狗喂过量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2)维生素缺乏:有些宠物狗会有挑食的习惯,不吃东西或者少吃都可能造成营养缺失,从而出现毛发暗淡无光甚至是脱发/掉毛。 对于这类情况,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比例,比如水果和蔬菜都可以适当多喂一些;同时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量,不要贪嘴哦~
3)疾病因素:某些疾病的发生也可能造成暂时或是持久的毛色改变。 如寄生虫就可能会引发异食癖,导致狗狗吞下自己的毛,继而出现腹泻、呕吐等情况,最终毛色变得暗沉; 再如胰腺炎,这种病在幼犬身上的发病率比较高,如果发现比较及时,治疗得当,一般都能恢复。但若是拖延时间,导致并发症增多,毛色也会因此而受影响…… 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也会导致皮肤病发生,此时毛发受损、褪却,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又有所不同,一定要仔细观察,对症治疗。
4)药物影响:有些药物可能会造成毛囊损伤,从而导致毛发脱落,特别是外用药,如治疗皮肤癣的药膏等。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特别是药物疗程较长时,更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