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耳朵发炎怎么办流脓?
耳道炎,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了耳道的炎症。引起耳道炎的病原菌很多,比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或者寄生虫感染等。 其中细菌引起的耳道炎又分为急性细菌性耳道炎和慢性细菌性耳道炎。如果细菌感染引起了化脓性病变,我们常称为化脓性耳道炎。 该病好发于任何年龄,但多为青壮年期,女性略多于男性。常见症状为:耳部疼痛,尤以夜间为重;咳嗽或头位改变时,耳道流出黄色分泌物(耳屎);听力减退甚至消失;全身乏力、发热;头痛、精神不振;严重情况下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如果不及时治疗,细菌入侵脑膜,还可以发生脑膜炎;而一旦细菌进入颅内,则可能形成骨髓炎。 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该及早就医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首先应彻底清洗外耳道。可用消毒后的洗耳器,清洗外耳道。具体方法是用合适的冲洗针头接上引流管,由鼻孔插入耳道,反复冲洗,直至流出液变清水为止。切勿用力抠挖耳朵,以防外伤。
其次全身应用抗菌素,一般选用青霉素类或抗生素类药物肌肉注射,每天2次,7天为一疗程。若疗效不明显则改用其他类型的药物,如头孢菌素类等。
再次局部使用滴耳剂。若耳道内有脓液或积液,可酌情选用1%~2%呋喃西林麻药溶液进行清洗,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油膏,并用棉球或纱布条轻轻塞入耳道,以利于干燥、收敛、消炎。 同时,积极寻找并去除病灶,治疗全身其他部位病灶。若为颈部淋巴结炎所致的耳痛,可先控制炎症,待颈部的急性病灶消退后,耳部症状多能迅速缓解;若经积极治疗之后,病情无改善或加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一步检查,必要时作颅脑CT等相关检查,以便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