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打疫苗都预防什么?
一般我们所说的“疫苗”,通常指动物用于计划免疫的疫苗(或称“口服二联苗”、“三联苗”等);而“驱虫药”,则指体内外寄生虫驱杀药物。 这两类药品的作用机制不同,在用途、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1.疫苗 所谓疫苗,是用各种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虽然疫苗和有害生物一样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但是疫苗并不会像杀虫药那样杀死所有的病原体,而是以“细菌尸体碎片”“病毒灭活颗粒”的形式存在,不会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或病毒性感染。疫苗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
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行兽用疫苗的免疫规划制度。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除预防狂犬病外,其他疫苗都属于免费项目,养殖户只需承担疫苗费、注射费。 需要说明的是,疫苗不是万灵丹,无法做到百分百防御传染病。从免疫学原理来讲,疫苗只能刺激机体内相关的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而这些细胞一旦受到真正病原体的侵袭时,才能发挥真正的保护作用。而且,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存在着半衰期问题,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定期给予加强接种。
2.驱虫药 一般来说,体内寄生虫在虫体死亡后不会释放出大量幼虫,因而不会对宿主再造成明显的危害;但若体内寄生虫死亡过多,机体不能很好地将其降解,则会污染消化道,从而导致呕吐、腹泻,重者可发展成循环衰竭,最后导致死亡。 体外寄生虫多生活在皮肤表面的毛干上,当它们爬到皮肤敏感部位时,会引起发痒、红肿、皮屑等,严重时可能引发脓疱、溃烂,尤其是犬的耳朵内部和外生殖器附近的皱褶较多,且这些部位的毛比较多,清洗不便,为体外寄生虫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果长期不给宠物驱虫,那么寄生虫由粪便排出后,极有可能被再次吸入体内,造成反复感染;寄生虫还可能传播给主人或其他宠物,使家人和其他宠物也染上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