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为什么得寄生虫?
猫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同时也是终末宿主。 所谓中间宿主,就是说一些寄生虫需要经过猫这一中间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进而繁殖出具有感染性的幼虫。 也就是说,这些寄生虫先要寄生在猫的体内,待虫体长大成熟并从猫的肠道内排出,又被异尖线虫吞入腹中,在其肠道内开始新的生活,继而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并产生感染性幼虫。 当人类或其他动物误把含有幼虫的排泄物放在口中,幼虫便进入人体消化道,随着肠道蠕动而向前移动,当到达肛门附近时,幼虫借助蠕动的肠液作用和直肠括约肌收缩,终于排出体外。此时若环境适宜,则能继续生长为成虫,并产生大量感染性幼虫。
当然,不是所有寄生虫都需要经过猫这个中间宿主,也有例外情况(如蛔目异尖科),但这并不能改变猫作为重要传染源的事实——因为猫所感染的寄生虫种类繁多,且多数具有消化道嗜粪的习性,故无论哪种寄生虫,最终都可能进入大肠并被排泄出来,沾染在粪便上。如果此时人们接触了这些带有虫体的粪便,又没有做好相应的清洁工作,那么虫体即可通过手、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造成感染。
至于终末宿主,顾名思义,是指寄生虫终其一生只能在其中发育为成虫并产下幼虫的宿主。由于寄生虫必须依赖宿主提供营养与能量,又不能直接利用外界的氧气进行完全的自养型呼吸,因此一旦离开宿主,寄生虫就会逐渐丧失活动能力直至死亡。所以,无论是中间宿主还是终末宿主,其对寄生虫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